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的冲突正走向最危险的阶段。近日,以色列方面向加沙地带下达了所谓的“最后通牒”。内塔尼亚胡要求加沙城居民立刻撤离,因为大规模的军事攻势已进入倒计时。与此同时,以军战机和火炮已先行展开密集轰炸,数十栋楼宇被夷为废墟,城市面貌惨不忍睹。
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更是言辞激烈,他公开宣称,若哈马斯不立即交出武器、释放所有扣押人员,以军将彻底“毁灭”哈马斯,甚至“摧毁”整个加沙。这样的威胁,显然不仅仅针对武装组织,而是直指整个巴勒斯坦社会。
面对以色列的最后通牒,哈马斯拒绝退让,指责以色列犯下战争罪行。事实上,巴以矛盾并非单纯的军事冲突,而是长期的宿怨与利益博弈交织在一起。以色列此次动用强大军事力量,看似是为了消灭哈马斯,背后却隐含着更深的战略图谋:削弱甚至彻底压垮巴勒斯坦的生存根基。
不仅如此,以色列的动作已不局限于加沙。国际舆论压力骤增之下,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也频频采取强硬措施,释放出进一步吞并的信号。若加沙被摧毁,约旦河西岸遭到全面控制,巴勒斯坦的地缘存在将面临彻底崩塌,其“国家”概念或许将被彻底抹除。
在外交层面,巴勒斯坦正在获得前所未有的国际支持。越来越多的西方国家开始承认巴勒斯坦的国家地位,这让以色列陷入孤立。虽然特朗普仍在口头上力挺以色列,但美国的西方盟友纷纷“反水”,也让华盛顿承受巨大压力。
然而,值得注意的是,美国的立场在很大程度上纵容了以色列。特朗普一方面假装积极推动俄乌冲突的调停,另一方面却对中东的血腥战火置若罔闻,甚至暗中默许以色列采取更为激烈的军事手段。正因为有美国撑腰,以色列才敢无视全球舆论,继续走上不归路。
若以色列的战略目标真的不再是“打击哈马斯”,而是彻底否定巴勒斯坦的存在,那么战争的走向已不再取决于巴勒斯坦方面的态度。即便哈马斯投降,局势也难以改变。摧毁加沙、控制西岸,这样的现实一旦成真,巴勒斯坦将成为一个没有出海口的“内陆碎片”,在地缘政治上彻底丧失独立空间,任由以色列摆布。
这不仅意味着巴勒斯坦两千多万民众的未来陷入绝境,更可能点燃中东更大范围的动荡。国际社会纵然不断呼吁停火,但若缺乏实质性行动,巴勒斯坦的“灭国危机”恐怕只是时间问题。
可以说,如今的中东局势正在经历极度危险的转折点。以色列若继续推进“大以色列”构想,巴勒斯坦的命运或许将被彻底改写。而造成这一切的,除了以色列的强硬政策,美国同样难辞其咎。无论最终战局如何演变,这场“灭国之战”都将成为国际政治史上难以抹去的一道血色伤痕。
汇盈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